史上最長春節假期!專家解讀2024年放假安排
摘要:每年一度的全年放假安排一直是社會公眾高度關注和翹首以盼的焦點話題。經過統籌協調和綜合考慮,國務院辦公廳25日發布了2024年的部分節假日安排。
每年一度的全年放假安排一直是社會公眾高度關注和翹首以盼的焦點話題。經過統籌協調和綜合考慮,國務院辦公廳25日發布了2024年的部分節假日安排。
經國務院批準,2024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如下:
放假安排元旦:1月1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春節:2月10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8天。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鼓勵各單位結合帶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實,安排職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
清明節:4月4日至6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
勞動節: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8日(星期日)、5月11日(星期六)上班。
端午節:6月10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中秋節:9月15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3天。9月14日(星期六)上班。
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
2024年放假安排的五大突出亮點
亮點一:9天,史上最長春節假期
2024年春節至少放假8天,從初一放到初八,如果配合帶薪休假可以放假9天,堪稱新年第一份大禮包。雖然除夕當天名義上不放假,但鼓勵各單位和機構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安排。同時高速公路已經免費了,實質上就是創造條件給老百姓多放一天假。春節假期的延長,能夠滿足廣大群眾有更多時間用于親人團聚的心愿,還可以實現一個假期先團聚、后旅游的小目標。這是在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的基礎上的創新之舉、暖心之舉,充分體現出政策制定者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設計。
亮點二:不得不調,但更加人性化更具靈活性
調休是放假安排中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話題,是否調休以及如何調休,目前社會公眾的觀點差異比較大??傮w而言,調休比不調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調。因為7個法定節假日中,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按照農歷來確定的,元旦節、勞動節和國慶節是按照公歷來確定的,清明節又是按照節氣來確定的,與公歷歷法中的雙休日不夠銜接,如果不做調休,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部分節假日與雙休日之間間隔1個工作日、造成節假日“碎片化”等情況,形成很多“單蹦”,那就不是“累覺不愛”,而是“累且不愛”啦。調休就是在節假日總量固定的前提下,為避免節假日“碎片化”所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2024年通過調休,形成了“9573”的放假時間安排,展現出較強的人性化和靈活性。
亮點三:最小干預,盡量不打亂人們的正常生活節奏
2024年全年假期比較均衡,通過調借臨近周末,春節至少8天、國慶7天、勞動節5天,元旦、清明、端午、中秋都是3天,長假后最長工作日也只有6天,調整的幅度比較小,避免出現長假過后工作時間長的局面,較好地滿足了人們勞逸結合的實際需要。
亮點四:長短結合,更好滿足群眾出游要求和休假期盼
我國法定節假日具有時間分布“上半年多、下半年少”、日期間隔“上半年短、下半年長”等特點,5個集中在上半年。此次放假安排充分考慮到這些法定節假日的日期特點,形成了四個3天短假、一個5天小長假、一個7天長假、一個9天超長假的假期分布,較好地實現了長假與短假相互交錯的局面。通過長假、短假的合理搭配,人們可以提前做好全年的出行計劃與安排,在探親、休閑、旅游等方面擁有更多更好的日期選擇,避免“一窩蜂”出行和“扎堆”旅游。
亮點五:鼓勵落實帶薪年休假,更好保障群眾休息權益
國辦發文中首次提出了鼓勵結合落實帶薪年休假等制度來落實,實質上就是倡導企事業單位在保障基本運行的前提下,能放則放。我國現行法定節假日總天數為11天,周末休息104天,帶薪休假5-15天,總假期天數在國際上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之所以大家仍然覺得假期不夠、獲得感不強,主要還是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不到位,大家不能錯怪法定節假日安排和調休了。此次放假安排,通過鼓勵用人單位將除夕放假納入帶薪年休假安排,就是一次非常巧妙的探索。相對而言,帶薪年休假的假期時間更長,安排更加靈活,更加適合人們錯峰出行、分散安排的客觀需要。只有將帶薪年休假與法定節假日統籌協調安排好,勞動者的休息權利才會更有保障,保障得更為充分。
關于2024年放假安排的消息一出,瞬間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熱搜榜的前兩名也都是關于放假安排的話題。
圖片源自:新浪微博熱搜榜截圖
為此,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采訪了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對2024年放假安排的解讀。
記者:為何今年提早發布2024年節假日安排?
戴斌:多年以來,節假日安排的發布日期基本是前一年的11月底或12月初,比如2023年的節假日安排是2022年12月8日發布的,2021年的節假日安排是2020年11月25日發布的。今年,國務院辦公廳10月25日發布了《關于202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也是為了及時有效地回應社會各界的期待,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應。
記者:今年文件中增加了一句話“鼓勵各單位結合帶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實,安排職工在除夕休息”,有何深意?
戴斌:帶薪休假是職工的法定權利,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7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印發了《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綱要(2022—2030年)》,明確提出要優化法定節假日時間分布格局,推動旅游休閑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普及帶薪休假,將假期的權力交給個人安排,促使旅游休閑活動的平衡發展。《通知》鼓勵各單位在大家最需要的時候進行統一休假安排,是國務院務實推進帶薪年休假的制度創新。無論是從短期的春節放假安排,還是中長期的帶薪休假制度安排,《通知》的制度創新意義都是十分明顯的。
記者:此次假日安排沒有再出現節前節后連續7天上班的情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
戴斌:通觀2024年春節和其它六個年節和紀念日的放假安排,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職工正常工作和休息節奏的干擾。自1999年國慶節通過“前挪后移”而形成為期7天的“黃金周”以來,職工一方面盼望假期,可以和家人一起去旅游休閑,也可以拉動消費,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社會和諧;另一方面也發愁假期,景區景點、高速公路和鐵路擁堵,熱門旅游目的地物價升高、買票難、停車難、上廁所難,屢屢成為廣大游客吐槽的對象。特別是集中休假8天,再連上7天班,更是很多人直呼“受不了”。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的假日安排沒有再出現節前節后連續上班7天的情況,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正常的工作節奏。從目前情況看,這也是一個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方案,考慮到錯峰出游、二次出游的因素,這樣的放假安排也將最大限度地保證假日旅游市場安全、平穩、有序和高質量運行。
1999年以來,國家一直在持續優化節假日安排,包括增加傳統年節的放假天數和持續優化節假日安排。每年“兩會”期間,都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提出相關建議并引起熱議。春節既是傳統年節,也是旅游休閑的高峰期,這次中央政府鼓勵各單位安排職工除夕休息,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相信隨著各方面條件的完善,國家將進一步優化年節和紀念日放假安排,持續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記者:此次的春節假期調整對旅游經濟有何影響?
戴斌:可以預期,甲辰龍年春節將是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也是一個旅游最活躍和消費熱度最高的春節。歷史上看,春節是返年過年、闔家團圓的傳統節日,往返程加上團聚拜年,留給職工外出旅游的時間并不多。也因為這個原因,春節假日的旅游出游人次不及國慶節,按可比口徑也低于勞動節。從旅游花費看,由于餐飲、購物、禮品等消費預算偏高,對旅游經濟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2024年長達9天的春節節假日,加上除夕當天放假,既能夠充分滿足家人團聚、探親訪友和本地休閑,也為外出旅游留出了更加充裕的時間。外出旅游的人多了,消費起來了,旅游經濟將迎來新年“開門紅”。預期穩住了,信心提振了,就可以帶動投資和就業,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袁琳 王希學)
責任編輯:王小義